【背景】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份从2005年4月到2013年12月、历时9年完成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治理刻不容缓。
调查显示,“镉”污染近年来增长迅速,已成为影响我国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镉”的生物毒性显著,会给人体带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失调等一系列问题。除镉外,污染我国土壤的还有汞、砷、铜、铅等重金属和一些有机污染物。
【标准表述】
民以食为天,确保可耕种耕地的面积,直接关系国家农业生产安全乃至社会稳定。而目前我国不能再继续耕种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已经达到五千万亩左右,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必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带来威胁与危害。
土壤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工矿业的“三废”排放。废渣经雨水淋溶污染土壤,废水经河流污染农田,废气(包括汽车尾气)通过大气沉降在土壤中累积。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地膜的过度使用,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禽畜饲料中含有铜、锌、砷等添加剂,长期使用禽畜粪便作为有机肥也可造成土壤污染。
三是垃圾围城、围村,污染土壤。
【具体措施】
一,健全制度,修订法律法规,完善各项标准。
建议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实现土壤污染依法防治、依法监督、依法管理。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完善,有些方面还是空白。要以人民健康、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全面审视、尽快修订和完善土壤污染标准、修复标准、污水处理标准、农产品和饲料安全标准等。
二,深化改革,理顺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由多部门“多头”管理。建议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统一协调机制。建立流域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土壤环境损害的赔偿、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环保、国土、农业、水利、卫生、粮食等部门监测网络,实现土壤调查数据信息共享。
三,常态监测,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不断加强对土壤状况的检测,做到一般检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实行常态化检测。能够及时了解土壤环境状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制度,并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完善土壤监测、治理修复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并把各项土壤保护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形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四,着力监管,加大企业排污惩处力度。
强化工矿企业、排污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面环境监管,加强对高污染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转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污染企业搬迁、关闭后的厂址和其它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农业开发利用的,认真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标准,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农业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不断深化对企业排污的监管,落实企业保护土壤环境的主体责任。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