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欣赏:我好像越来越弱了
by苏彦春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里面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能解多元高次方程。能背文言文。知道either和neithernor的区别。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知道牛顿三大定律。现在,除了玩手机,连wifi,我就是个文盲。原来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知识渊博过。
虽然这只是一篇调侃之作,但我看完后却陷入了沉思,似乎有那么一种感觉,好像我越来越弱了。
我很小时候,就能把父亲坐在凳子上抽烟的场景画出来;再后来,能用电动马达和泡沫盒子制作航船;再后来,能用装修的废木材和切割刀,雕刻和组装成一个欧式风格的音乐小屋;再后来,我已经学会了简单的电工,能够和哥哥一起为房间设计双联开关的电路。
而如今,我已然画不好素描,写不好对联,玩不来直流电和木工,分不清火线和零线。
从高中开始,多才多艺的我们,就被强制地分成两派,一派是文科生,一派是理科生。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因为至少做为理科生的我,除了数学以外,还是能知道DNA的中文全称就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能区分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以及它们的物理公式,还是能写出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反应关系。
上大学就更悲惨了,原本都是语、英、数、理、化、生物样样都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青年,如今硬要在各个专业之间做出艰难的决定。于是当年,为了实现"以后每天都能上网"的小小心愿,我毅然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从此也浑然不觉地给自己贴上了"码农"、"IT民工"的标签,也就是百度贴吧里俗称的"电工".
等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你发现"电工"居然还能有更加细致的划分,有研发,有运维,有测试,有产品,有项目管理,还有技术支持,于是你又不得不在其中选择一个,然后跟它长相厮守,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
看吧,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在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大环境下,无奈地从一个神通广大的少年郎,转化成了一个仅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人,好像我们越来越弱了,就像一只长胖的鹅,连飞翔的技能都丧失了。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一句,人生啊,真他妈的是在做着减法,岁月啊,简直无情简直冷酷简直无理取闹。
后来,我跟一个在创业的同学聊天,问他现在在做什么,他说现在只专门做智能硬件的应用开发,我有点惊讶,他以前可是网站、游戏、软件各项能手,从设计到开发实现样样精通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竞争太激烈,只能专注地做一样;我跟一个在开超市的个体户亲戚聊天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不想去搞工程、办工厂了,他说还是做超市比较擅长,其他的活路不好搞。于是我在想,好像他们也越来越弱了,不再那么博学、那么有闯劲了。
直到有一天,同事的一个电话让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电话那头说:"这边现网有个重大问题,其他人都搞不定,你快上来看看吧".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如同带着生命之火的普罗米修斯,或者是圣母玛利亚怀抱中基督耶稣,竟然被赋予了如此神圣的使命。完事以后,我情不自禁地点起了一根香烟,就像NBA凯尔特人的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在比赛胜利后习惯性地燃起一根雪茄,享受着那种旗开得胜的喜悦。再后来,我逐渐成长为团队里重要项目的参与者和负责人,领导和同事也都非常认可我的工作和专业技能。
我赫然发现,原来我并不是越来越弱了,我失去了、放弃了很多,但也逐渐成为了某个领域中可以力挽狂澜的能手,术业有专攻,才让我们变的值得信赖、无可取代。
人的一生,只有17000多天的活动时间,人的脑袋也只有1300-1500毫升的容量,时间很少,精力有限。并不是我们越来越弱了,而是我们学会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自己的行业内乘风破浪、不断壮大。因为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足够强大,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前行。
谢谢大家!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