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詹 勇
物质与功利裹挟之下的礼品,难免成为人们难解的“心结”,也容易沦为违法犯罪、谋取私利的工具
虫草价格疯涨至每克700元以上,53度飞天茅台已然“飞龙在天”,市场零售价普遍冲破2000元,洋酒拉菲势头也很凶猛,1982年的拉菲价格十年间上涨近10倍,这还不算,这些东西价格越上涨,越是受人吹捧。龙年春节到来之际,一些商品“龙腾虎跃”的气势颇为引人注目。国内礼品市场上,高档礼品呈上升势头。
虫草到底多补人?茅台到底多好喝?拉菲究竟是个什么味儿?在精明的生意人看来,这都不是关键。譬如虫草,尽管价比黄金高,尽管有专家认为其药用价值如同蘑菇,但人们大多“买的不吃,吃的不买”,而是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礼品你来我往。也就是说,虫草之所以贵,不是因为是“好药”而受青睐,而是作为“豪礼”受追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腰包鼓了,市场的选择多了,社会交往频繁了,礼品升级换代、价格提升,也顺理成章。更何况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常的人情往来,只要个人经济能力允许,本来无可厚非。但在礼品市场,诸如“疯狂虫草”、天价烟酒等高档礼品大行其道,并且“越贵越抢手”,这种连经济学家们都感到困惑的“吉芬现象”,值得人们深思:“疯狂的礼品”背后,是否存在深层的社会原因?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重视传情达意、精神交流,是送礼真谛。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用礼品价格衡量送礼心意,把高端礼品视为身份象征,在贵重程度的攀比中炫富斗富,误以为“礼越重越亲”,宁愿“只送贵的不送对的”。在物质潮流冲刷下,礼品的情感内涵、文化意味被稀释乃至变味。面对一件件光华四射而人情味不足的礼品,人们难以感受到孝心、敬意和祝福。这种“重礼轻情”的社会心理滋长蔓延,不仅持续推高着一些高档礼品价格,更让不少人逢年过节有“送礼焦虑”,比如在“重礼”压力之下,春节“恐归族”们以回家为畏途、视过节为“过劫”。
物质与功利裹挟之下的礼品,难免成为人们难解的“心结”,也容易沦为违法犯罪、谋取私利的工具。当名家字画成为“雅贿”载体,当购物卡暗藏行贿玄机、奢侈品充当“关系通行证”,被金钱、权力异化了的礼品,如同一个个吞噬社会资源、毒化社会风气的潘多拉魔盒,滋生了“盒子里的腐败”。
异化的礼品,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物质越来越丰盛、选择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坚守价值理念、彰显文化追求、保持生活品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考验。那些拎着名烟名酒奔走于送礼之途去完成“任务”的人们,或许正陷入某种物质迷局与心灵之惑。因此,让礼品回归情意本位,让送礼变得清新亲切,还有赖于人们的文化自觉,有赖于一种新型消费文化的塑造。
旅游景区要走出“公地怪圈”
马跃峰
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公地”资源。如果人们把美景演变成“诱饵”,最终伤害的是自身利益
尽管海南三亚海鲜排档“宰客”事件,因当事人“隐身”至今难以取证,真相有些扑朔迷离,但此事显然对三亚旅游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1日就“宰客”现象向大家表示歉意,同时表示,对旅游行业出现的“害群之马”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从2010年重庆王女士等人一顿饭被索3万元,到不久前黑心店用含水泥夹层的纸箱包装水果;从旅行者的亲身体验,到网友们的大倒苦水,近年来,海南三亚旅游环境屡遭质疑。按说,商贩正当经营,合理赚利,凭借独具特色的天涯宝地,不是不可以赚钱,为什么偏要“宰”客?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旅行者大多是一次性消费。不留回头客的心态与必不可少的花销,给疯狂宰客者创造了条件。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三亚出租车没有机打发票,如果不记下车号,不录音拍照,“挨宰”后难以取证。
处理力度小,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商贩心存侥幸。当地政府三令五申,节前有“军令状”,有倡议书;节中有“一次性死亡”、“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有联合执法队、固定执法岗,然而歪风难刹、欺客仍行。原因在于:宰得多,罚得少,我还赚,逮不着,更划算。一旦出现问题,取证难、执行难,商户与执法人玩起“躲猫猫”。
其实,游客纷至,宰客不绝,并非三亚一地。河南少林景区因管理混乱,面临“5A级景区摘牌”危机;云南省一寺庙年承包费720万元,游客被强捐2万多元功德钱。种种怪象,不禁让人想起“公地悲剧”的故事: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每个牧民都想多养牛。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草地将被过度放牧,牛终被饿死。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公地”资源。如果人们把美景演变成“诱饵”,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就海南而言,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已有两年。从政策优惠、项目落地到赛会频频,乘着国家战略的东风,普通民众享受到中国足彩网优惠,也遇到“成长的烦恼”。为生计考虑,不少人加入旅游从业大军。由于观念没有跟上、管理没有到位,一旦出现“开门迎客,关门宰人”现象,虽获一时之利,却给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亚里士多德曾言:“那由最大人数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作为绿色朝阳产业,旅游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对海南而言,尤其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用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令人欣喜的是,三亚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大对拒绝履行合同、恶意欺诈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我们期待,包括三亚在内的所有旅游胜地,都能警惕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危害,中国足彩网考虑如何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当奢侈品消费成为时尚……
姜泓冰
过去30年勤恳积累下的个人和社会财富,如何避免快速集中的奢侈品过度消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资本,是个大问题
当英国牛津街、美国第五大道逐渐成为一些中国人挂在嘴边随意评点的名词,当原本望之俨然的欧洲北美高档百货商店或名品专卖店纷纷配上刷银联卡的机器和讲中文的售货员,接待中国游客时——我们究竟是该自豪,还是该忧虑?
世界奢侈品协会2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龙年春节,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同比增长近三成。在欧洲和港澳台地区的奢侈品消费总量中,中国人的消费额几乎占了2/3,在北美市场也占了1/3。照此速度发展,前两年有关人士预测的“中国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时间表,只怕还要提前。
中国3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从国家到国民消费能力的大大提高。为购物成群结队专程飞去伦敦、巴黎、纽约,奢侈品店铺和柜台前挤挤挨挨抢货、像买萝卜白菜般爽气的中国消费者,向世界实实在在地演示了一把“中国式富裕”。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再傲慢挑剔的商人恐怕都会换上殷勤热忱的表情,投入中国足彩网关注与研究。
仓廪实知礼仪。当年过节都未必吃上肉的中国人,如今开始懂得欣赏和追求高品质、有设计、有文化含量的高档生活用品,越来越懂得珍惜和享受美好的生活。与拉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一样,他们的消费行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更是一件值得自豪和庆贺的好事。
据说日本人对奢侈品从狂热追求到回归理性经历了20年时间。中国人要代谢掉原始积累过程中对于财富消费难以避免的“暴发户心态”,或许也要这样一个周期。眼下少数人奢侈品消费呈现的非理性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标志迷恋”倾向,无需过分担心。
但让人忧虑和纠结的,则是透过疯狂的奢侈品消费显示出的畸形社会心理。我们追逐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太过庞大和年轻。据说,与欧美相比,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年轻了10岁以上。原本该是少数富人、富二代关注的高档消费品,如今却是都市年轻一代人人皆知乃至崇拜的“大众情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的拜金宣言,一脸自得炫着名牌包、跑车的“郭美美”们频频被热炒,月薪数千也“败”数万元的名包,都是过分沉迷于物欲现象的注脚。
过去30年勤恳积累下的个人和社会财富,如何避免快速集中的奢侈品过度消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资本,是个大问题。往近一点说,我们需要中国足彩网有计划的社会教育,而不是为了扩大消费而纵容奢欲、任其侵蚀天真心灵——毕竟,13亿人口大部分未富裕,主流理想只是奔小康;往大一点说,未富先奢,过分迷恋奢侈品,正是当下人们信仰目标缺失、精神空虚的表征。如果不能及早根治,那么我们一有钱就乱花、盲目拜倒在海外奢侈品脚下的周期,还会更长。
幸福需用心来品
汤 民
在一个省会城市的电视节目里,当主持人探问96岁的关老汉幸福长寿的原因时,身着大红唐装的老人一时沉吟,之后的回答却令人吃惊:是因为“搂脖”。原来老人的曾外孙子天天放学之后跟他贴脸搂脖,生活的烦恼因为这一刻而烟消云散,此时是老人最为幸福的时光。老人的话,回味无穷。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值得珍惜和感恩的地方很多,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幸福的滋味便会油然而生。
品味幸福需要倾听心灵的呼唤。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幸福要在劳动中创造,也要用心去品味。快速的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的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生怕被人落下而失去幸福,无暇放慢追逐的脚步,倾听心灵的呼唤,即便幸福就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其实,幸福就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家庭和睦,亲人健康,都是幸福的缘由。也许有人会说,一路风雨兼程,哪有幸福可言。的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剔除八九,至少还有一二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若只惦着不如意,而不去品味如意的幸福,人生就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存在,利与弊、成与败,都只是眼前一种暂时的状态。很多时候,心态的好坏取决于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若是把占有和索取作为追求幸福的目标,必然坠入欲望的深渊,唯有把进取和奉献作为人生的主旋律,神奇的生命才会绽开幸福的花朵。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不必在得失之间大喜或大悲,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就能积蓄人生奋进的力量。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别人的镜子,他人如何折射你,取决于你用人性的哪一面去温暖和照耀对方。人类从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感受弱者的心跳,用心去帮助那些渴望帮助的人,会让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家住山东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的90高龄老人刘盛兰,靠捡破烂为生,以粗茶淡饭度日,却在一生中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和需要帮助的病人。老人说:“越帮助人,拿出的钱越多,心里越好受。”特别是看着穷孩子上学的笑脸,憧憬着他们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未来,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老人就是在这幸福的品味中,安贫乐道、默默奉献,生活虽艰辛而清苦,可心灵却在彼此的温暖中感受着生命的意义。
说到底,品味幸福需要信念力量的支撑。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太阳,带给生命无尽的阳光和力量。幸福虽然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物化目标的追求不是幸福的台阶,只有不懈的精神求索才是人类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