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速发展的手机和互联网,微信朋友圈日渐流行,甚至于很多人在吃饭等时候也在刷朋友圈。对此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已成为人们的日常刚需,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一种即时交流工具,无法否认,朋友圈作用巨大。
一方面它搭建起一个情感交流平台,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深处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为可能,社会日益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与人的距离拉大,孤独感增加,迫切需要来自“熟人”的慰藉。点赞、评论、发感想,看看朋友们的回复,朋友圈的此些功能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工具,它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社会热点、心灵鸡汤、养生宝典、旅游攻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日益开放的朋友圈就如电子版的百科全书,可以满足看官各种阅读需要。
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硬币存在两面,朋友圈也是如此。
第一,朋友圈提供的信息容易“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对于人们完整了解信息、全面认知社会不太可靠。朋友圈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晒生活”、“狂吐槽”,各种零碎的帖子容易不分场合进行推送,打乱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
第二,如“脸谱”(Facebook)和“推特”(Twitter)这些社交软件一样,朋友圈容易让人上瘾,占据生活中与亲人、朋友、恋人等交流沟通的时间,久而久之,会使感情淡化或疏远,不利于日常生活。
第三,虽然信息丰富,但朋友圈存在同质化的风险,容易束缚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跟风现象,影响到人们的独立判断。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过多的私人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再被频频转发,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虚拟社交”绝不能替代现实生活,解决部分人被“圈”在“虚拟朋友圈”无法自拔甚至染上网瘾的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
对家长来说,应及时更新相关网络知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实现亲子间的顺畅交流,不强行干预孩子的网络社交,做到监护、帮忙而不轻易否定。
对于全社会来说,应多为公民搭建一些现实中的活动平台,让公民多参与学校、社区或家庭活动,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对公民来说,一方面应正确认识朋友圈的作用,善加利用,而非沉溺其中,做到不拒绝、不过度;另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对闲暇时间做到有效利用。
对于网络监管部门来说,应切实执行落实《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