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甘苦,尝只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攻坚克难,经济实力迅猛增强;五年稳扎稳打,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五年革故鼎新,改革迈出有力步伐;五年勇担责任,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五年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与日俱新。在历史长河中,五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在接下来大有作为的下一个五年——“十三五”期间,我们每一个普通青年都要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投身三农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一提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像”,而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用科学的理念来管理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可谓“脱胎换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呼唤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身三农。
投身三农事业,要拿出“不斩楼兰誓不还”的韧劲。与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相比,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物质文化生活上都落后于城市,我国依旧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时期,不少青年是生于城市长与城市的土生土长“城市人”,对于农村缺乏认识和了解,甚至投身三农后,因为条件艰苦而中途放弃。因此,投身三农凭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情,更需要长久的坚持与付出。
投身三农事业,要拿出打造“两个文明两手硬”的干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车诺的总括和结晶。纵观古今、放眼中外,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还是时间文明史上的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曾创造了强盛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而我们在改造农村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人均收入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我们却面临农村文化“失根”这样的窘境,受城市文化的冲击、空心村的影响,传统农村文化在凋敝。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作为投身三农的青年中坚力量,在大有作为的广大农村地区,我们不仅要推广科学种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更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在村落建立“农家书屋”鼓励大家农闲用阅读来充实自己,逢传统佳节,组织节庆活动,让农村文化“活”起来等方法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农村生活,一直令人向往;若在其中加入书香的飘逸、节庆的欢腾则更会增添现代化农村的魅力。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这是国家意志,作为一名有理想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用自己热情似火的青春年华驻守农村,用自己挥汗如雨的实干精神助推农业现代化,用自己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带动农民思想进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