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诗中有科学 (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2则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参考答案:远景 全景 中景 特写
13.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答:[2分]
参考答案: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全是唐诗
14.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参考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参考答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6.“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答:[2分]
参考答案: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17.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答:[2分]
练习二:
1.请补充杜牧《山行》空缺部分,并根据理解,将“特写”“中景”这两个分镜头名词分别填入(1)(2)处。
诗歌空缺部分:_______,_______。w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2请在A处填入“夜雨剪春韭”所揭示的科学常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于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导演和画家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去解读古诗的行为启发了作者,如果没有他们的启发,作者也就不会从科学的角度读古诗。
B.李贺生活在唐朝,不可能听说过宇宙航行,但他以惊人的想象力写出了如宇航员所见的景象,着实令人佩服。
C.修造烽火台、抢占制高点,乃至利用飞机、人造卫星进行侦察、勘察、摄影等都是从王之涣等诗歌中吸收了科学知识。
D.作者也从有些古诗中发现了伪科学,比如李白笔下的“奔流到海不复回”,因此,作者也委婉地提出了批评。
E.本文提出从科学的角度读诗、评诗,角度新颖独特,文中所列举的古诗服务于观点的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文采。
参考答案: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廓。现多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诗中有科学》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特写;(2)中景。
2.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言之成理即可)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