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学院及专业介绍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 阅读:7323 次 日期:2017-06-21 15:36:1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学院及专业介绍”,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经济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128

经济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五个本科专业,少数民族经济和金融学两个硕士点。拥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部级重点学科和“区域经济学”校级重点学科,甘肃省高等学校民族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实验室、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平台。建有金融综合实验室、经济学综合实验室和国际贸易与物流实验室。学院与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学生实践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学实践和实习平台。

学院坚持“夯实基础、强化专业、突出应用、兼顾特色”原则,全面加强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交流,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商学院合作,全面引入课程体系,共同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的国际经贸人才。此外,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境)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交流和学术合作,努力向高水平、国际化发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300多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0人,助教8人。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委省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等教学人员。近年来,学院老师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CSSCI(CSCD)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30余部;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项;获各类奖项90人次;目前正在承担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

经济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史(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掌握金融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良好,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保险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保险知识和保险理论,具有保险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良好,能从事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保险学、社会保障学、风险管理学、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精算学原理、保险法、海上保险学、保险经济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特别是WTO的相关规则,以及国家有关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具有良好的外向型心理素质、外向型学习能力和外向型知识结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概论、管理者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运营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商业会计学、商业统计学、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经济与金融数理方法。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理学学士

法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190 4512189 4512210

法学院现有法学和法学(藏汉双语)本科专业,以及拥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法学一级学科为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法学院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法学基础理论、藏汉双语法律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和模拟法庭实验室。设有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法治研究中心等附属机构。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在学院挂牌设立。

学院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5人、助教3人和行政人员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1人、硕士27人。现有在校本科生724人、研究生13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3项,省部级20项;公开出版著作44部,发表学术论 文300多篇,其中在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CSSD刊物 3篇;获得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学院遵循“夯实基础、突出专业、注重应用、兼顾特色”的教育原则,一、二学年为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开设专业通识课、学科必修及专业必修课,主要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及法学主干课程等;三、四学年主要进行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并根据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增开必要的法律课程,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性人才。学院根据教学需要,在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兰州市城关区、榆中县人民法院、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甘肃省玉榕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务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建立了18个教学实习基地。多年来,学院为全国尤其是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法律人才。学院在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学院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利用学科和师资优势,努力为民族地方法治建设、经济建设服务。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国家法治建设,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服务的法律工作者。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法学(藏汉双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族法治建设服务,能够在民族地区及相关各级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藏汉双语法律服务和法学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宪法学、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民法学总论、藏族习惯法、民族法学、经济法、商法学、中国法制史、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模拟审判(三大诉讼法)、现代汉语语法、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注、司法文书写作与翻译、实用藏文文法、法学导论、法律条文翻译与实践、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62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本科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民族学一级学科、民俗学、人类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有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有省部级重点学科社会学一级学科、民族学一级学科、民俗学学科。在2012年度教育部第三轮学科综合水平评估中:社会学一级学科并列第13名;民族学一级学科并列第6名。社会学专业于2008年获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准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学专业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2015、2016排行榜中,相继荣膺中国最佳专业,列为中国高水平专业;民族学专业在2014年度排行榜中列为中国知名专业, 2015年获准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其余教师皆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在民族社会学、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志研究、西部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等领域成果颇丰。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建有近20个科研教学实践平台,有社会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多功能社会工作实验室。

通过实施外国专家引智项目等途径,拓宽与国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多个高校建立了长期学术合作关系。

社会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具备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可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作,能够应对贫困与发展等社会问题,并且可以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技能,并有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服务西部地区,尤其关注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民族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要求,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知识,能够运用民族学方法调查和分析问题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尤其重视培养能够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而且能够从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别是在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民族学导论、考古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学与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概论、民族志导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102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四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在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向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培育学科,建成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作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拥有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甘肃省数字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心理学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创新团队、甘南州碌曲县学科建设田野调研基地等学科发展平台。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26人,博士、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42人。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建成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3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3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近千余台(件)。已建成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教育实习、社会调查、影视动画创作、教育软件开发、影视专题片摄制、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实践教学提供保障。由学生自己创意、组织、实施的大学生DV影像嘉年华、大学生心理文化月等特色项目均连续举办了九届,赢得了校内外的关注。学生作品在全国广告艺术大赛、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甘肃省专业动画短片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摄影艺术、电视摄像艺术、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学导论、影视节目剪辑、教学系统设计、网页设计、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网络编程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和心理治疗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备数字媒体创意和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交互式多媒体产品开发、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设计、影视后期创作、UI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基本技能。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网络媒体、手机游戏、数字娱乐、广告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制作和教育科研等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和技术研发工作。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导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造型设计基础、摄影艺术、电视摄像艺术、二维图形技术、三维图形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影视后期合成、数字音频技术、动态网站设计、增强现实技术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创新素质,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艺术素养,能够较好的掌握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基本理论,熟悉图形处理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多媒体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影视制作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级电视台、影视动画、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网络游戏、摄影等行业及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导论、民族民间艺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数字音频艺术、摄影艺术、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数字动画基础、导演基础、影视后期特效、影视节目剪辑与实践、动画运动规律、场景设计、角色设计、三维动画基础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076 4512938

体育学院现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现有在校本科生570人,研究生27人。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 人;有国际级裁判1人、亚洲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6人、运动健将2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30多部;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3项,校级课题18项。田径、武术、排球、羽毛球和体育保健课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设有篮足、综合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理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等七个教研室;配备国家体育总局亚高原重点实验室——西北民族大学分实验室、运动解剖生理、体育保健实验室和两个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室。拥有各类具有国内领先水准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能充分满足教学、训练竞赛和课外活动的需要;已数次成功承办了全国及甘肃省的不同级别体育赛事。同时,榆中校区已被甘肃省体育局授予“甘肃省亚高原训练基地”、被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协会授予大学生田径高原训练基地。

近年来,校运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2014年参加在庆阳举办的甘肃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获得4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2015年学校派出了290多人的代表团队参加了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得3金7银14铜,团体总分第七,并获得“校长杯”暨学校体育工作优秀校领导奖。学院还参与承办多项全国及甘肃省体育赛事, 2010年5月李宁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2011年5月全省大专院校、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暨全国高原四省田径对抗选拔赛;2012年5月“团结杯”委属院校篮球比赛;2013年3月“特步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甘肃赛区);2013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学院数次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甘肃省民委、甘肃省体育局授予体育工作模范集体。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知识以及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能够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人才,并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统计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以及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康复与保健、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的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还能适应中小学体育卫生教育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文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462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化2个博士授权方向。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助教4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另有兼职教授10余人。文学院现有学生1082人,本科生1009人,硕士研究生62人,博士研究生11人。

学院现有7个教研室,分别是文艺学、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对外汉语和公共课教研室。学院设有15个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近年来,文学院的科研已形成鲜明特色,特别是在西北地域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已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有国家级项目近10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专著30余部,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学院先后组织召开省内外各类学术研讨会10余次,积极促进了学院学术发展。

在学校“以人为本,助人成功”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学院致力于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评选、教改项目立项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门省级精品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教学成果10余项。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能够在文化、教育、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美学概论、民间文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对外汉语教学法、英语写作与翻译。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265 2938265

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现设有汉语言(维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等三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维吾尔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并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等两个硕士点。设有福乐智慧学研究所和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西北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28名教职工,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行政管理人员7;博士13人(其中博士后5人),硕士9人。学院现有汉语言教研室、维吾尔语教研室、翻译教研室和文学教研室等4个教研室。

学院现建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教改项目3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省部级科研项目3个,其它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CSSCI及权威期刊论文30余篇(含校内民文核心),已形成了以维吾尔语言、文献、文学和维汉双语对比及翻译为研究特色的学术梯队。

汉语言(维汉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掌握汉语言和维吾尔语言基础知识,熟悉传统学科基础知识和现代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维汉翻译与维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现代维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语精读、汉语阅读、汉语听说、汉语写作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维吾尔语言文学基础、系统地掌握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新疆地区文化、教育、出版、传媒、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等部门从事翻译、文秘、教学等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理论、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马列文论、突厥文献学导论、现代维语、维吾尔现代文学史、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维吾尔古典文学史、维吾尔语文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维文写作与实践、逻辑学、察合台语、比较文学概论、维吾尔民间文学概论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专业(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系统掌握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能够在中小学等从事维吾尔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理论、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教育学、心理学、马列文论、突厥文献学导论、现代维语、维吾尔现代文学史、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维吾尔古典文学史、维吾尔语文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维文写作概论、维吾尔语言文字史、维吾尔族简史、比较文学概论、维吾尔民间文学概论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维吾尔语文基础,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维吾尔语,熟悉维吾尔族历史文化,能够在民族地区党政机关、文化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维汉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双语人才。

主要课程:维吾尔语精读、维吾尔语阅读、维吾尔语听和说、维吾尔语写作、现代维吾尔语语法、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翻译理论、维吾尔简史、维吾尔文学史、近代维语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藏语言文化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38178 4516562

藏语言文化学院前身为1950年8月创办的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言文学),1979年成立少语系(藏语言文学专业、蒙语言文学专业),1992年为藏语系,2004年更为现名。现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师范类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汉语言(藏汉翻译)四个本科专业(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缅语族)、历史文献学(古藏文)、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藏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3年授权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点,2011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000余人。学院下设藏族文学、语言、翻译、古藏文、基础语言、因明学等6个教研室,西北藏学研究所、格桑花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等机构。

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有省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藏语言文学专业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教育部特色专业。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建设,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担国家研究课题,多次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及甘肃省委的表彰。今天,藏语言文化学院与时俱进,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浪漫的精神气息,成为各民族莘莘学子向往的神圣殿堂。

汉语言(藏汉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我国藏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掌握汉语言和藏语言基础知识,熟悉传统学科基础知识和现代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藏汉翻译与汉藏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学概论、写作、藏族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藏语语法、修辞学、现代汉语(下)、文学概论、藏族历代文选Ⅰ。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藏语言文学基础、系统地掌握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出版、传媒、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等部门从事翻译、文秘、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Ⅰ、藏族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藏族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藏语语法、藏语修辞学、藏族民间文学、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藏语写作。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专业(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系统掌握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能够在中小学等从事藏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Ⅲ、藏语语法、古藏文文献、藏族文学史、藏族历史、现代汉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藏语修辞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藏语文基础,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藏语,熟悉藏族历史文化,能够在民族地区党政机关、文化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藏汉互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藏语、藏语语法、藏语会话、藏文阅读、藏文文献阅读、藏汉翻译、藏语视听、语言学概论、藏语写作、藏族历史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056 2938182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设有汉语言(蒙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等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历史文献学(蒙古文文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甘肃省教学团队、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基地)各1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设有卫拉特学研究中心、卫拉特学资料中心和蒙古文学教研室、语言教研室、翻译教研室、蒙古文献教研室、卫拉特文化研究室等。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助教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29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甘肃省名师各1人,甘肃省师德标兵、省级成才奖获得者各2人,校级名师2人,校级“十佳教师”7人、“十佳青年教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显著。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5,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承担国家外专局项目20余项、国家民委项目3项、校级项目8项。学院教师的专著和论文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以及其他奖20余项,其中,教育部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编辑出版各类专著、教材、译著60余部,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

学院积极发展国内校际间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师范大学、乌兰巴托大学、蒙古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协作交流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进行科研合作,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先后邀请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师范大学,蒙古国科技大学,俄罗斯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国立大学以及内蒙古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院校的著名学者、教授来我院考察、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汉语言(蒙汉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我国蒙古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掌握汉语言和蒙古语言基础知识,熟悉传统学科基础知识和现代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能胜任蒙汉语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蒙汉翻译与汉蒙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蒙古族简史、汉文写作、翻译学概论、现代蒙古语、写作基础(蒙)、蒙古族古近代文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蒙古民间文学概论、中世纪蒙古语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蒙古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基础,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熟练掌握和应用蒙、汉语言,熟悉蒙古族历史文化,能够在民族地区党政机关、文化教育部门、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蒙汉对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蒙古族简史、写作基础、现代蒙古语、蒙古族古近代文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翻译学概论、蒙古族民间文学概论、中世纪蒙古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蒙语文基础,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蒙古语,熟悉蒙古族历史文化,能够在民族地区党政机关、文化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蒙汉对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蒙古语、蒙古语语法、蒙古语会话、蒙古文阅读、文献阅读、蒙汉翻译、蒙古语视听、蒙古文写作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135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三个本科专业,其中俄语专业实施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拥有课程与教学论(英语、阿拉伯语)硕士点。学院设有中东文化研究所及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应用语言学和大学英语教研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5人。学院有60多名教师先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罗马尼亚、巴基斯坦、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进修、访学和攻读学位。学院先后与法国欧亚管理学院、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福特海斯大学、埃及坦塔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选送了100多名在校学生出国深造。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学院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学术科研为引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管理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兼学英语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语言技能、阅读、语音、语法、写作、听力、口语、高级英语、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教学法、笔译、口译、语言学概论、英美国家概况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俄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俄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训练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兼学俄罗斯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俄语、语音、语法、阅读、视听说、翻译、外贸俄语、俄语写作、俄罗斯文学史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阿拉伯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阿拉伯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阿拉伯语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阿拉伯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外事、经贸、科技、军事、安全、教育、文化等部门, 能够熟练地运用阿拉伯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中级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语音、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阅读、阿拉伯语口语、阿拉伯语视听、中阿翻译实践、阿拉伯语口译、阿拉伯文化概况、阿拉伯语教学法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新闻传播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047

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下设影视艺术、宗教艺术和跨文化传播三个专业方向,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内开设比较文学与文化传播硕士研究方向。学院正在致力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和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硕士授予权的建设工作。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26人;硕士以上学历背景的专任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师资队伍具有明显的层级梯次和接续上升的空间。

学院现有实验室4个,实验设备总价值超过606.5万元,实习基地20个,校级田野调查基地1个,学校图书馆藏有本专业期刊图书资料12万册(部)。学院成为培养民族地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广告策划、影视创作等信息传播机构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学院教师近年的科研成果丰硕,在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等方面有了相当的储备。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专业视野和娴熟的新闻传播技能。具有在传媒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新闻传播工作的良好能力。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广播电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知识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评论。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广告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传播运营、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制作、市场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有广阔的视野,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听视觉传达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市场调查与统计、新媒体广告、广告策划与设计、广告效果、影视广告、广告文案、广告摄影、广告史、广告法规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媒体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宣传、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电视编导概论、电视节目策划、广播节目编导与制作、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电视新闻学、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电视文艺学系列、电视节目导播、电视晚会编导、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历史文化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95 2938995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筹建、1980年正式成立的历史系,2004年6月更为现名。1980年设立历史学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正式招生;2007年增设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开始招生;2011年增设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并于次年9月开始招生。

历史文化学院是学校较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1996年设立宗教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000年、2003年分别增设了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点,2011年中国史取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学院现有1个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研究方向),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史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献1个博士招生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38名,专任教师33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硕士学位的1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名,国家民委系统“突出贡献”专家1名,甘肃省“333科技工程”入选专家2名,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3名,甘肃省“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同时,为加强学科建设,学院还聘请11名相关学科专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设有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5个教研室,建有1个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下设11个实验分室,设备总值483.1万元。

学院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始终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不断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注重专业、队伍及课程建设。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其中校级11项、省部级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相继建成10门校级、院级精品课程,正建院级精品课程3门;建成“历史文献学”、“考古学通论”、“藏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4门省级精品课程,“考古学通论”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成中国史、宗教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2门省级特色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校级特色专业的同时,成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本科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在学校保持领先地位。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结合起来,突出“西北”和“民族”特色。自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教材 3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18项,部分成果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先后承办“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康熙收复台湾3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清末边疆新政与民族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甘肃省历史学会年会”、“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与现代化”、“皇娘娘台遗址保护与研究暨武威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各类学术研讨会。学院教师承担有1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1项国家外专局项目。

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文博档案、中小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管理与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西方历史要籍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史。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馆、文物考古研究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新闻出版、文化创意产业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宣传、策划和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文物保护管理、博物馆经营与管理、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书画、田野考古技术、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法学概论、考古学通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文物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馆、考古部门、文物及艺术品经营等单位从事文物管理、保护与研究工作,适应现代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物保护导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材质分析、田野考古技术、古代建筑保护、壁画保护研究、文物与环境、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玉器、书画装裱技术、简牍学、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202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学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决策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专业下设图文信息处理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应用数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58人,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4人。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行政管理人员6人,教学辅助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9人、副教授37人,获博士学位22人,在读博士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2人。

学院建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计算机软硬件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

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仿真大赛”、“数学竞赛”、“‘蓝桥杯’大赛个人赛(软件类)”、“‘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旅游竞赛”和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0余人次;近五年学院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2项。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并掌握现代数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复变函数、实函与泛函分析、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接受数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和胜任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从事数学教学和数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藏语语法、藏文文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普通物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藏族历算、运筹学、数值分析、数学史概论、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近世代数、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近代分析基础、数学物理方程、汉藏科技翻译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从事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信息论、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值分析、数学模型、算法分析与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较好地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软件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软件测试技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系统建模与UML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00

电气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79年的西北民族学院数理化系,1993年独立建系为物理系,2002年成立物理工程技术学院,2004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现有物理学(藏汉双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形成了以物理学(藏汉双语)专业为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重点扶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四个专业为主干的理工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的本科专业布局。同时,学院拥有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学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90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92人(含7名硕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目前,学院拥有6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门校级精品课程。物理学(藏汉双语)专业为省级、校级两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控制工程教学团队为校级重点扶持教学团队,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另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物理学、电子与通信为学院重点培育学科。三年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现有7个教研室、7个教学实验室(下设42个实验分室)、电子材料实验室、电气电信实验中心、通讯工程实验中心。其中,电子材料实验室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电气电信实验中心为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含外聘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教师中具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毕业的博士15人,在读博士1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61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1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硕士生导师7人。

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厅项目4项,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3项,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项目1项,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7项,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1项,获得专利47项,出版教材3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78项。

学院在系统讲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年来,学院获校团委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6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项,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117项。同时,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49人次。

新常态下,学院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内涵,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双一流”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遇,凝聚“拳头”力量,力争把电气工程学院建设成为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物理学(藏汉双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藏汉双语教学能力,符合藏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物理教师以及从事与物理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工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藏汉科技翻译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在民族地区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磁场、信息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工程、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继电保护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能在民族地区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从事与电子设备生产设计、系统开发运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高频电路、EDA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密码学、微型计算机原理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应用设计开发能力,能在民族地区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的设计、开发、生产、运营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工程制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交换技术、通信网、信息论与编码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解决自动化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运行维护的相关工作,能为民族地区和社会相关行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检测与转换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电气与PLC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传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民族地区以及社会相关行业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物联网导论、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化工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30

化工学院设有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化学工程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为省级特色专业,“精细化工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下设环境友好精细化工工艺、工业催化与绿色化学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加工工艺、生物制药与天然药物、土壤污染化学与修复治理等5个研究方向。

学院有在校学生2021人。教职工82人,专职教师6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硕士29人,博士31人,博士后4人。现有6个教研室、10个专业综合实验室和2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拥有红外、紫外、核磁共振、X­­—衍射、气质联用等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实验室面积731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3000万元。

学院建有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环境检测中心、兰州市粘合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实验、检测和研发中心,设有院所合一的精细化工研究所、甘肃金盾化工西北民族大学研发中心、奇正藏药西北民族大学藏药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化学与环境检测中心已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具有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能力。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申请专利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获不同层次科研奖励10余项。在淀粉、纤维素生物质利用、涂料、功能复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及羊毛专用洗涤剂等方面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院与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西北永新涂料有限公司、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兰州科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嘉峪关市科技局、酒泉市科技局等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应用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化工、环保、石油、轻工、医药、冶金等部门从事化学分析、生产技术管理、产品质量监控、化学检测、现代仪器分析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能在工业企业从事原料及产品的化学成份、结构分析及污染监测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工业分析、有机分析、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食品分析化、药物分析与检测、色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实验、化工中间体与产品分析、石油产品检验、工业分析专业实验、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分析实验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技能与方法,能从事相关企业的生产、研究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能从事相关企业的生产、研究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及应用、有机单元合成、化工过程自动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化工设计、化工污染及防治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制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制药工程专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药物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和质量检验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药理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原理、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反应工程、天然药物分析和分离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环境工程原理及实验、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实验、环境工程设计、测量学、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处置、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79 4512903 4512963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五个本科专业。拥有兽医学、畜牧学两个硕士一级学科,设有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特种经济动物饲养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兽医学、畜牧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生物工程为甘肃省特色学科;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甘肃省特色专业;预防兽医学为校级重点学科。2013年,以动物医学教师为主体的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团队被评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团队”。2014年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批准为国家首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2015年,以畜牧学、兽医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分别与甘肃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甘肃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中心获批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

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7月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成立,是西北民族大学与美国HyClone实验室公司合资项目的配套技术平台,用于建立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标准体系,为动物细胞培养和检测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由科技部于2016年2月批准成立,通过联合实验室,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食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水平,培养行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实验技术人员17人;教授23人,副教授26人;博士30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2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92%。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1人,中国杰出兽医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民委文明职工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十大“陇人骄子”提名奖1人,兰州市科技功臣1人,1人入选“建设兰州十大创新人物” 评选名单,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人。设有5个教研室,12个专业实验室,2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本科专业实行打通基础、中期分流的教学模式。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基本打通,学习统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第二学年按专业分类组织专业基础课教学,第三、四学年按专业组织教学。

学院承担“863”、“973”计划子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科技基础建设子项目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中国科协、国家民委、甘肃省以及兰州市科研课题78项,校地、校企合作等横向项目4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及奖励2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专著、教材28部;发表论文680篇,55篇被SCI收录。

目前,30多个民族的1813名本科学生,54名硕士生在学院学习、深造。60多年来,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5400多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我院教学科研人员为骨干的学校科技型企业——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牛血清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年产值超过1亿元,已成为全国四大血清制品基地之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成为我校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典范。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提高层次、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内涵,学院上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显著。2010年6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实行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位一体“学、研、产” 紧密结合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生命科学基础,通过严格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学、遗传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免疫学、实验动物学、生化制药学、生物制品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工艺学及生物工艺下游技术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食品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具有英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行业相关部门从事食品生产、技术开发、工厂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原理、肉品、乳品、饮料、粮油、果蔬贮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性、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物性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物学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工艺过程、工程设计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工程素质,能在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生产、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酶工程、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动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养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畜禽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动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畜牧生产、技术推广、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家畜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繁殖学、畜产品加工学、饲料生产学、草地生态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家禽生产学、兽医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动物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动物检疫、食品卫生检验与监督、兽药和生物制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动物临床诊疗、防疫检疫、人兽共患病防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兽医技术服务、兽药生产、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与毒物学、动物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动物学、兽医法规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土木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915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设建筑材料与制品方向;土木工程专业分五个培养方向,即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道路与轨道交通工程、工程检测与维护技术工程,实行“1+3”的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5人,教师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1人,博士9人,硕士30人(在读博士7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占51%;有省级优秀专家3人,省领军人才3人,“555创新人才”3人,具有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15人。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学院现有6个教研室(建筑学、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道路工程、建筑材料)、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7个实验室(结构、原位、测量、结构软件分析、建筑材料、土工及力学实验室)、1个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桥梁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所)2个计算机房和1个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的兰州民大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面积3600平方米,设备700多台套,总值1700多万元。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较为宽厚的基础知识,能在建筑材料制备、加工成型、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图、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房屋建筑学、无机非金属热工设备、工程测量、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混凝土工程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混凝土外加剂概论、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烧结制品工艺、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建筑节能与检测、新型墙体材料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桥梁、隧道、道路等各类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理论、宽广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民族地区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试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工程经济、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应用、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试验、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建筑结构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医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38150

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医学人类学两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1717人。教职工8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42人,硕士学位以上54人,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分布合理。医学院下设9个教研室、9个实验室、1个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西部环境与健康研究所。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近五年各级各类立项项目77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1项,科技部基础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项目13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

学院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两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在内的全程临床教学任务。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教学改革班”、实施了“医学综合”考试,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促建良好学风,培养高素质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接受人文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教育,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医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外科手术学、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5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4—7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能适应各级医院、血液中心、疾控中心、检验检疫等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及企业工作需要,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医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概论、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免疫与检验、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寄生虫学及寄生虫检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循证医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医学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护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护理人才,使之能够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并掌握现代护理的新理论、新技能,具有教育、科研和管理的综合能力。毕业生可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学教学及科研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口腔医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37092

口腔医学院现设有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该学院为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中唯一承担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的教学单位。

学院现有在校生374名,教职工42人,其中硕士以上31名,副高以上18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教学人员中拥有“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编委1人。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承担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

学院设有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及口腔正畸学等5个教研室;拥有仿头模室、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分室、修复正畸实验分室、牙体形态实验分室、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分室、模型标本陈列室、实验准备室、模型室等教学实验室。配备有47套临床模拟操作系统、16套显微数码互动形态教学系统、34套集中吸尘式技工操作系统、2套牙科训练及评估系统迪凯尔,教学设备和设施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学生实习、见习主要在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兰州市口腔医院、兰州石化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宁市口腔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

学院拥有口腔医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项,其它项目18项。

口腔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少数民族地区、适应我国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基础宽厚、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并且在少数民族地区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干得好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病学、预防口腔医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5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4—7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管理学院

咨询电话:0931-4512123 4512905

管理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藏汉双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等六个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点。会计学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700多人,专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讲师19人。教师队伍以博士、硕士为主体,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一名甘肃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多名教师荣获过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级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十佳教师和青年十佳教师等荣誉。

学院配备有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3D导游模拟实验室和“本科生自主创新工作室”等5个实验室,教学软件齐备;在甘肃、青海、内蒙、山东、江苏等地建有教学实习基地13个,拥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条件。学院秉承“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服务民族”的办学定位和“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按专业组织教学。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商学院、美国犹他州大学商学院等海外高校开展教师互访、学术交流、互派学生等合作。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工商管理(藏汉双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藏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使用藏汉双语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民族经济学、藏汉经济翻译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1、中级财务会计2、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1、管理会计2、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税法、税务会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核算、资金运作以及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金融学、资本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税法、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性、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商务英语、旅游统计学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音乐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381462937839 2938142

音乐学院设有音乐表演(演唱、演奏)、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本科专业。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和专业硕士培养点。其中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93人、本科生586人;学院教职工93人,其中专职教师86人,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讲师28人,助教9人,硕士生导师37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不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短期讲学、举办音乐会。

课堂教学与舞台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方式是本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学院组建有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室内乐团以及歌剧表演剧组。四幕原创歌剧《文成公主》、交响音乐会、民乐音乐会、无伴奏合唱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在省内外的演出,引起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的强烈反响,其中歌剧《文成公主》获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荣获特别金奖、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获综合特别奖。

学院在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诸方面不断取得了新的成绩。师生在《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艺术》、《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教育》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本院学术论文千余篇;教师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等。出版了学术论文集《中国艺术歌曲论》、《‘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天人乐舞》、《乐舞论》等多部,同时包括个人专著与教材多部。举办了“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年会”等多场全国性学术活动。

学院聘请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陆在易、王世光、韩兰魁、刘聪、楚兴元,著名合唱艺术家黄培方,琵琶大师、音乐教育家刘德海、马头琴大师齐·保力高、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笛子演奏家唐俊乔、二胡教育家张尊连、钢琴演奏家田佳鑫;著名声乐教育家赵登营、歌唱家栾峰、吕继宏、王丽达、多吉次仁等为兼职教授;还面向世界,聘请芬兰籍著名歌唱家迪里拜尔、美国著名歌剧艺术指导安·劳温、意大利著名歌唱家保罗·科尼、著名美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刘扬等为客座教授,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聘请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教授,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著名青年指挥家侯颉教授,西安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团指挥家周煜国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刘聪教授开展室内乐、交响乐和民乐的教学、排练工作。

学院师生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各类大型演出活动,主要有参加国家民委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2014年海峡两岸中华一家亲迎中秋文艺晚会”、参加由中央民族歌舞团举办的“彼岸花开”暨2015年民族院校表演艺术类毕业生作品汇报、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会宁暨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慰问演出、参加2016临夏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览会暨第四届“百益城”杯全国清真名优风味小吃大奖赛开幕式演出等。此外,师生经常受邀参加甘肃省歌剧院、兰州市歌舞剧院、甘肃省京剧团等文艺团体的排练及演出。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芭蕾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二炮文工团、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甘肃省歌剧院、兰州市歌舞剧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均有且为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在国外发展。

音乐表演(演唱、演奏)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或演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音乐表演(演唱)专业主要课程:声乐演唱、钢琴、重唱、合唱、指挥,乐理、视唱练耳;音乐美学、审美音律学、中西音乐史、论文写作、和声、复调、曲式。

音乐表演(演奏)专业主要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为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乐理、视唱练耳、指挥、音乐美学、审美音律学、中西音乐史、论文写作、和声、复调、曲式。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综合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分析研究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主课、钢琴、钢琴即兴伴奏、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和声、曲式、复调、音乐美学、审美音律学、中西音乐史、合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论文写作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方面具备较全面的能力与修养,能在专业培训机构、中小学、文艺团体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作曲与教学、研究、编辑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主课、和声、曲式、复调、配器、易乐学、中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辅修、钢琴伴奏编配法、指挥法、论文写作。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77735 2938143

舞蹈学院设有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点,下设西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敦煌舞研究和舞蹈学基础理论研究三个方向;拥有舞蹈艺术硕士(MFA)生点,设立舞蹈表演(民族民间舞、敦煌舞)和舞蹈编导(中国舞、现代舞)两个方向。舞蹈学院现设有8个教研室:基训教研室、民间舞教研室、敦煌舞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钢琴教研室、中专部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舞蹈编导教研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博士、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刘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朴永光教授(博导)、苏自红教授、姜铁红副教授、杨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邱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杨向东教授、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郎永春同志等知名专家为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教学和实践并重,致力于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开发和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资源和著名的敦煌艺术宝库资源,在西北民族民间舞和敦煌舞抢救、挖掘、整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和出版了一批论文、教材、专著,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交流。

学院多次作为国家民委直属院校代表赴欧洲、非洲等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国际交流活动和文化援助活动;学院为每年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公祭活动指定演出单位;连续几年受邀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进行专业互访、参加澳大利亚国庆节交流演出等多项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交流。承担国家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舞蹈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级的舞蹈实践、舞蹈表演与艺术活动组织能力、掌握舞台表演理论知识,能够在社会文艺团体、艺术职业学校、文化馆站、艺术培训中心、企业、社区从事专业的舞蹈作品表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敦煌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舞台表演与实践、音乐理论基础、舞蹈概论、舞蹈心理学、中外舞蹈史、民间舞教学法、编舞技法。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舞蹈史研究、舞蹈评论、舞蹈教育、非物质舞蹈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舞蹈活动策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文艺团体、艺术职业学校以及社会舞蹈团体、文化馆站和广播影视部门、网络媒体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欧美现代舞史、教育学、心理学、舞蹈训练学、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鉴赏与批评、民间舞、舞蹈基础训练、中外传统舞蹈文化。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并掌握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乃至实验舞剧的创作技术学习与应用。具有清晰的创作构思、独特的创作视角及合理的技法运用,并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培养独具有鲜明风格、紧随文艺创作主流,并可融入当地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文化馆等领域工作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法、舞蹈基础训练芭蕾、舞蹈基础训练现代、中外舞蹈史、选材结构理论、导演与排练、舞台剧目编创与导演、民族民间舞、舞台创作与舞蹈教学实践、舞蹈作品赏析、曲式分析、舞美与灯光设计。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28017

美术学院设有绘画(中国画、油画)、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唐卡)、环境设计本科专业,拥有美术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美术)、美术(艺术硕士)、艺术设计(艺术硕士)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52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硕士生导师27人,省级教学名师 1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学院聘请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客座教授,建有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艺术设计实验室等机构,以及陶艺工作室、藏式建筑彩绘等学生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多项国家级艺术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艺术奖项。

绘画(中国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道德品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中国画艺术创作实践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笔花鸟临摹、工笔人物创作(I、II)、工笔人物写生、山水画创作(I、II)、山水画临摹、意笔人物写生、意笔人物创作(I、II)、中国美术史(I、II)。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绘画(油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备良好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油画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能在文化艺术、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等领域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解剖I、油画静物、油画风景、油画头像、素描全身像、油画全身像、素描人体Ⅱ、油画人体Ⅱ、外国美术史Ⅰ、外国美术史Ⅱ。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有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能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从事教育、研究、管理、设计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透视学、中国设计史、外国设计史、艺术概论、构成原理、图案、设计素描、创意素描、设计色彩、图形创意、标志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祯、包装设计、展示设计、CIS系统形象设计、公共装饰艺术。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唐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有唐卡、壁画创作与研究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文化艺术、教育、研究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藏族传统绘画与艺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藏族历史、藏族绘画风格史、藏族民俗、艺术概论、藏族宗教发展史、藏族美术史、藏族图案、工笔重彩人物、唐卡线描、唐卡构图学、藏画色彩、堆绣与壁画、藏传佛教文化、藏族传统雕塑技法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有环境设计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从事教育、研究、管理、设计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业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史论、构成原理、空间构成与模型制作、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公共装饰艺术、计算机美术设计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预科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931-2977601

预科教育学院前身为西北民族学院预科部,成立于1950年8月,是学校初建时最早设立的三个教学机构之一,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采用专门机构和专任师资承担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院校之一。2008年7月经学校党委同意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学院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突出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预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创办以来,先后开设了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预科班,培养了12000多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少数民族青年迈入高等学府的金色桥梁”。

学院面向全国近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普通民族预科一年制学生和新疆协作计划预科两年制学生。

学院拥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管理干部队伍。目前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2人,讲师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9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下设4个教研室,分别为文科教研室、理科教研室、双语教研室和英语教研室。学院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2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

少数民族预科班

培养目标:针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学习基础薄弱的情况,着重强化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使其初步了解和掌握本科学习方法,以适应本科各专业学习的需要。为了保证不同起点的学生在“预”和“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实行分级教学和区别化教学,突出预科教育的层次性。

主要课程: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普通民族预科班分别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体育等课程。新疆协作计划预科班民考民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开设中级汉语听和说、汉语阅读、现代汉语、英语、计算机和体育等课程;第二学年主要开设汉语精读、数学、英语三门基础课程以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计算机等课程。此外,根据文、理科特点,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或讲座。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2024年甘肃省高考招生录取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网站帮助 |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 简要咨询须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机站点 |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足球游戏_中国足彩网¥体育资讯$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317125(9:00—18:00)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hfpxwx
咨询QQ:526150442(9:00—18:00)版权所有:易贤网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