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能源学院
学院简介
动力与能源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学院之一,前身是原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学院下设航空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控制工程三个系和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其中“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飞行器动力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2011年被确立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学院设有“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翼型叶栅空气动力研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学院建有9个不同规模的专业实验室。拥有叶栅、单双级压气机、脉冲爆震波、燃烧、传热、JT15D航空发动机数控试车台等二十余台套大型试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仪器。学院与世界四家著名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学院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是国内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学生的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硕、博研究生的一次就业率为100%;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为99%。毕业生绝大部分就业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深圳、沈阳等地的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和民航、中石油、中石化等各大公司以及二炮、空军等单位。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两院院士1人,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30人。
专业介绍
1、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于1994年由创建于1952年的航空发动机专业和创建于1958年的火箭发动机专业合并而成,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2002年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主要面向航空、航天动力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有鲜明的国防特色。本专业有教授30人,副教授35人、讲师18人。其中,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飞行器动力工程的专门人才XXXX余名,为我国飞行器动力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程制图、电子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基础、传热学、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燃烧与燃烧室、叶轮机械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发动机内流场数值分析基础、测试技术等。
教学团队: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燃烧原理、叶片机原理、航空发动机构造、气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基础、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设计等多个教学团队。以期通过团队化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改革:完成了省级教改重点攻关项目“网络环境下远程虚拟教学实验模式研究”、校级教改项目“新形势下远程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等,深化了培养具有航空航天动力技术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其中,“航空发动机情景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得2011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火箭发动机教学实验台建设”获校级一等教学成果奖,“与科研相结合、因材施教的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火箭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发挥重点实验室作用,培养高素质航天科技人才”获校级二等教学成果奖。
实践教学:通过认识实习、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综合创新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系统性的训练,实现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式实验—创新式试验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实验教学。
精品课程:“航空发动机燃烧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气体动力学基础”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火箭发动机原理与设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现有航空动力实验教学中心、热能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XX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热工测量及仪表”、“燃烧尾气测试”、“压气机特性可视化动态测量”、“燃烧原理及燃料特性”、“转子动力学”等多个实验室和大学生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在国家“985”和“211”工程资助下,组建了固体冲压发动机、电推进、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固液混合发动机、特种燃料等五套实验系统。
2、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航空宇航热能动力及冷却工程,民用热能、动力、制冷及可再生能源工程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选择报考本校或外校的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近年本科生的研究生录取率约50%。毕业生可选择在航空、航天及国防系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研、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电力、石油、核能、制冷、可再生能源等行业从事科研、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1999年以来一次就业率为100%。
3、自动化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及其它热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报考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近年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约50%。可选择航空、航天、动力与能源系统、信息产业系统的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控制系统的科研、生产、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