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们一起聆听拯救道德的呼唤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实关心,让我们一同关心道德滑坡的人与事。我今天的讲题是拯救道德。
众所周知,“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自幼学习“忠,信,孝,礼,义,廉,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我们是优秀的民族,我们是礼仪之邦。孔子时期提倡“路不拾遗”,建国初期主张“精神高地”,改革开放之初宣传“五讲四美”,如今我们学习“八荣八耻”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同时代给我们的烙印,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日转星移,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使举世瞩目的境地,但是大家可否知道,我们社会的道德观念正面临滑坡。地沟油拷问商人的道德,廉租房考验官员的道德,老人摔了不敢上前扶考验民众的道德……商人穷敛极欲的牟利,官员贪污腐败,民众麻木不仁,正义不能伸张,法律失去尊严,社会失去信用,中国道德成本严重透支。说道这些,我们该如何是好呢?让我们一起拯救道德,拯救民心。
道德缺失是何者之过?
道德缺失是社会之过。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腾飞。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让人民脱贫致富,让人民过上小康。但同时也让一部分人从追求使用价值变为追求交换价值,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从而最大的挑战人民的道德底线,让人民在道德意识上表现为拜金主义,个人极端主义,也在人民的道德行为上表现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
道德缺失是企业之过。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追求市场垄断。因此,这样的条件下催生出“染色馒头”重销售,“瘦肉精”致人中毒,高价暴利楼盘起,“楼倒到”,“楼薄薄”安全质量无凭证,无凭证。中国先秦经典儒家倡导商人“义以生利”和“以义制利”,讲究公平交易和诚信不欺,可如今却都变味“见利忘义才为重”。道德在企业眼中变为了无利可图的一句空口号。
道德缺失是群众之过。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注重经验、感觉、感情,形成两极思维从而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全盘肯定就是全盘否定。计划经济时代,高举道德旗帜,忽视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以致物质上缺乏,精神上富足,却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而市场经济时代,重视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却轻视道德建设,造成如今群众道德的缺失,老人倒地无人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
人无道德难立,业无道德难兴,国无道德难强。西风日下,道德沦亡,道德的缺失是如此可怕,道德的缺失是后果严重的,社会道德缺失使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充满怀疑,各自戒备以致影响市场经济健康运行。道德的缺失限制了交往双方的信任度,道德的缺失限制了交易双方的自主性,这让社会的平衡受到威胁,这样社会的发展受到掣肘。
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呢?
道德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公德,另一部分是私德。道德应当说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不是一种理论模式。在领导者眼中,道德是衡量社会不可或缺的标准,那么就应该遵从着某一种方式去贯彻落实,但是在群众眼中,道德很容易被个人的私德占有,也就是自己的利益推向所占有,难以实现这种规范行为。我们应该要强化群众在推崇自己利益的同时遵守社会的公德,以行动,以法律保障,以将心比心,心心相依来使公德印在群众之心,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拯救道德,弘扬公德,抑制非法的私德。
坚持道德建设引导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则要强调人的价值认识能够引领社会进步。让道德不仅来源于现实,而且具有现实性和规律性;引导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拜金主义和极端各人主义。
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是我国道德引导社会观念的重要方针,依法治国使我国实行的有效武器。用法律的手段规制企业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让法律的手段规制人民的行为规范和日常生活。双管齐下而使道德观念上治理国家有法律作为靠山,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达到拯救道德从而拯救民心的最终目的。
倡导道德回归。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道德建设置于应有的位置。不奢望人人都能成为舍己忘我的道德楷模,但人人成为一个负责任、识大体的公民。定期选举道德楷模,定期举行倡导道德风尚的宣传活动。让人民的良心说话,让人民的行动落实,让人民的观念改变。让社会总动员,让社会大众坚持道德底线。
亚当斯密说过,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道德是我们个人必备的,也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更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十分重要的先行素质。因此,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拯救道德,拯救我们的良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