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
一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资源性产品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到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2006年与2000年相比非农产业职工工资水平上升了一倍。
三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目前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比2002年提高了将近25%;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逐步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从 2007年7月1日起,国家降低了2200多种商品出口退税的税率。这些变化,使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四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五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二、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治理和保护标准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成本逐年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在这种大背景下,粗放型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过度依靠能源、原材料、土地资源的大量投入、压低农民工低工资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状况。今年上半年,我国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4%。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只有28%左右。在工业成本构成中,80%以上是转移的物化劳动,资源耗费高是我国工业成本上升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物化劳动的消耗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途径。资本密集型行业应推进生产要素向大型企业集中。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的特点。在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水泥、玻璃等工业,要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主导,淘汰那些规模不经济、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严重污染环境的中小型企业。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