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时限: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1.某市占10%的低收入者与同样占10%的高收入者赚钱之比为1∶8.3,除了10%的低收入者,作为大多数的中等收入者,其收入实际上也达不到统计数字中的平均数,而随着“马太效应”的进一步凸显,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大多数低于平均数的现象还会进一步深化。
这段文字谈的核心问题是( )。
A.某市市民收入的两极过度分化 B.平均数概念的局限性
C.“马太效应”产生的结果 D.某市各阶层的收入状况
2.审计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审计毕竟是滞后的,即使发现,很多损失业已造成,难以挽回。要想解决挤占挪用问题,必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包括财政监督、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强调( )。
A.审计工作的滞后性 B.过程监督的重要性
C.人大监督的重要性 D.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3.要普遍推广政务公告栏、明白卡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进行政务公开,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政府上网工程,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和有利监督的目的。
这段文字谈的是政务公开的( )。
A.手段 B.步骤 C.优越性 D.特殊性
4.邓小平曾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可见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是何等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公平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向心力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共同情感的社会,才是一个互相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能养成高尚道德的社会。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社会公正与公平的( )。
A.可能性 B.必要性
C.优越性 D.特殊性
5.爱情像一只表,不上发条就会停摆;婚姻像一只钟,除了必须上发条,还得忍受每隔一小时就“当当”作响的钟声。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 )。
A.婚姻和爱情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B.婚姻和爱情没有什么不同
C.婚姻比爱情更需要用心呵护 D.婚姻比爱情更难维持和继续
6.今年上半年,3年以下驾龄的肇事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占肇事致死人数的44.4%,其中,1年以下驾龄的肇事致死6801人,占肇事致死人数的19.4%。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新手开车危险系数更高 B.新手驾驶很容易出事故
C.现在新手的驾驶技术差 D.新手造成的交通事故多
7.坦然的心态是考试制胜的法宝,而焦虑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这句话的意思重在强调( )。
A.如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B.考试过程中心态的重要性
C.焦虑不利于考试取得成功 D.坦然地面对考试的必要性
8.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人定胜天的思想
C.人的客观规律性 D.人能够决定历史
9.有关研究表明,对婴儿轻轻地抚摩,能有效地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即通过对婴儿特定部位进行规律性、持续性按摩,可以取得一定的心理和物理治疗效果。在促进孩子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即智力发育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婴儿的智力发育需要轻轻地抚摩
B.适当对婴儿进行按摩有助于其成长
C.轻轻地抚摩一定要有节奏性、持续性
D.婴儿的智力发育离不开对之轻轻地抚摩
10.一个月1200元的报酬1次领和分4次领(每次300元),没有什么区别,周薪与月薪相比,雇主付出的劳动成本会更高。很多雇主却乐于采用这种低效率的周薪方式,原因是工人多了3次的喜悦,从而产生了中国足彩网的动力。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高效率不一定带来理想的结果 B.效率高低不该单从劳动成本上考虑
C.低效率可以带给人们喜悦和动力 D.低效率比高效率更受雇主的青睐
认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11~15题。
近日接连见诸报端的两条新闻,引发人们再次热烈地讨论一个困挠过国人上百年的老话题: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第一条新闻是,一项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高达86%的人认为,中秋节应该成为法定的公休假日。对此结果,网络舆论附和者众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此表示支持的网民,大多是年轻人。另一条新闻则是,某机构准备启动国学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其中的一项内容是,将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年省级状元的名字刻成碑,和国子监、孔庙、元明清三代的进士碑立在一起。对此,网络上几乎骂声一片。对于前者的积极附和与对于后者的全盘批评,看起来并无矛盾之处。人民是在运用既有知识和分析能力对传统进行取舍的:中秋节被视为精华,科举制度则被视为糟粕。因此,人们普遍地赞成继承中秋节,而反对立状元碑──这被认为是对科举传统的一种继承,而科举制度及其精神显然是有悖于现代教育理论的。非常明确的结论,但让我们略微思考一下,对于哪怕是科举制度及其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我们的理性是否高度发达,足以对其做出如此确定的判断?我们是否完全有资格以现代人的标准来对过往的某项制度或习俗做出非常正确的判断?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人普遍相信自己可以运用理性做出这样的判断。但是,一个真正的理性主义者,在运用理性的时候,始终会意识到理性的限度。相对于个人的生存甚至一个时代而言,传统是大写的。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的生活。不管是对一个人的生命和还是对一个民族的生命,离开了传统的包裹,赤裸裸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没有价值的。比起漫长的历史,比起我们全部祖先的智慧的凝聚,任何一代人的智慧,其实都是沧海一粟。因此,对于传统,明智的态度是保持审慎,保持足够的同情和敬畏,因为它是当下人们有价值的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经过反思,我们确实有可能证明,某些传统是有害于正义和善的,据此,我们可以剔除其有害的影响。但是,绝大多数传统一,不会这样极端。因此,试图理性地辨别其究竟属于精华还是糟粕,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假如有人愿意,他们是否可以立状元碑?对这个问题,笔者宁愿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能否确信我们已经找到一种十分优良的教育理念,以’至于可以确切地断言,传统的状元文化极端有害,因此,必须予以剔除,且在剔除这种传统后即可实现我们所设想的那种先进教育方式?
11.两条新闻中人们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中秋节应该成为法定假日 B.科举考试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糟粕
C.大多数人对传统价值的取向很接近 D.古人留下来的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12.下面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对待传统不可一分为二 B.传统应该全部继承下来
C.离开传统现代人就无法生活 D.对待传统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13.通过作者对是否可以立状元碑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其态度是( )。
A.留恋传统的状元文化 B.对当前教育方式的失望
C.认为应当批判地继承状元文化 D.认为理想的模式不会凭空产生
14.这段话谈论的主题是( )。
A.中秋节和科举考试哪个有价值 B.现代人在传统面前做出的选择
C.在传统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D.现代文明脱离传统就失去意义
15.下面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传统带给我们什么 B.人们对传统认识的误区
C.传统的价值应该由谁确定 D.我们有批判传统的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