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作为历来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相关常考知识点,往往会让考生们感到有些难度,今天总结了一些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考生。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生产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主要包括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有机溶剂,如苯、正己烷;刺激性气体,如氯、氮氧化物;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农药,如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和热辐射、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
(2)噪声;
(3)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强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涉及劳动强度、劳动组织及其方式等。
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中的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如机动车驾驶;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或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由于光线不足而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
6、不良的生活方式,个人缺乏健康和预防的观念,违反安全操作规范和忽视自我保健。
(三)工作环境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是指劳动者操作、观察、管理生产活动所处的外环境,涉及作业场所建筑布局、卫生防护、安全条件和设施有关的因素。常见的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包括: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高原环境的低气压、深井的高温高湿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等;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和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程度。
【例题】按照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可将其分为:
A.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B.金属、气体、粉尘
C.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工作环境
D.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
【答案】C。解析:按照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可将其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环境的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