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哲学
一、哲学
1.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唯物论
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物质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3.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改造自然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1)承认人类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前提;(2)个人的活动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正视社会客观条件,要以社会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三,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影响意识的因素,在客观上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主观方面主要包括:(1)立场不同;(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3)知识构成不同。
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1.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效果的程度;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3)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把握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实事求是,是指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行动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要求我们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现实,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就是以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为标准来划分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哲学上说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人们活动中就是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使主观符合客观。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
3.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