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城观景台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梅子湖旅游环线,整个观景台占地16.8亩。观景台建设以原始生态环境为基础,不破坏周围茶树林,稍加人工雕凿而成,把观景台带入茶林中,为公众提供一个以休闲为主的场所。 在观景台西北面近看连绵起伏的茶地,远处眺望美丽的中国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观赏自然生态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风景名胜区梅子湖公园,湖边群山环抱;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思茅松。到此观景,心旷神怡,真正体会到思茅绿海明珠的美景。 观景台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观景台,做为较大的观景场所,是一个综合服务区,有茶室、公厕等服务设施。第二部分为休闲区,按自然式的小型花园设计,与周围环境紧密相结合,是第一观景台到第二观景台的一个过渡区。第三部分为第二观景台,即主观景平台,是整个观景的中心。在主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四面美丽诱人的景色,观景台为一个666.7m2的环形组成。 地处城南的茶城观景台是当地居民最爱去的地方。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运动的好去处,也是思茅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层层叠叠的茶园,景色宜人的观光路,给每一个前往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观景台建在种着层层茶树梯田的山岗之上,上竖一块约三米高的花岗岩石,刻有“中国茶城”四个大字,是程思远的遒劲字体。 茶城观景台茶园观光步行道,总长1560米,有小桥一座、六角亭两个、路灯20盏、行道树110棵。观景台旅游形成一条环线,可直接从茶园步行入城,满足市民休闲、观光、运动的需要,成为茶城观景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黄昏时刻,城里百姓成群结队,趁着落日的余晖,沿着茶树丛中的山路,登上观景台。到了山顶,回首俯视,新兴城市中国茶城思茅尽收眼底,满城已经是万家灯火了,星星点点,闪闪烁烁,五彩的夜,装点着中国茶城。在这静谧的夜里,低头,看满坡茶树, 茶叶无语, 却胜过万千语言。 站在茶园观景台上面,四周茶山郁郁葱葱,清风扑面,眼前是漫山漫山的茶叶,绵延起伏,空气里带着淡淡的茶香。在观景台上,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清风,静静地聆听远处树林里传来的鸟鸣,抛开所有的压力,让心灵放个假,做个悠闲自得的旅人。或者,静静漫步在茶园,走走石板小路,听着自己有节奏的脚步声。 山上有一排茶室,门前高悬大红灯笼,可以进去品茶歇脚。 整个观景台在南面设置一个停车场,其中东面入口处还有临时停车处。在观景台的西南面开辟了一条茶园小道,游人可直接步行入城。 悠悠茶马古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和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蜓直上青高藏原。她具有悠悠1800年的历史沧桑……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朴,令人惊叹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贸易的盛衰,她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源头思茅、宁洱是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产品交换流通以马帮为主要驮运工具,是民间国际贸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为始发点,经景东、大理、丽江、中甸等进入西藏,沿途为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险绝的雪山,缺氧高原,炎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海拔从普洱茶的产区千余米到4千多米。古道莽莽苍苍,悠悠漫漫,让世人深深感受到开道者的艰辛与无畏。 思茅、宁洱等地的麻栗坡、那柯里、茶庵塘茶马古道遗址,现今仍保留着1030公里。石头、石条、石板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现在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杂草等。茶马古道踩滑的石板上还保留着几厘米深的马蹄印,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是双向物资交流通道,马帮将普洱茶驮运到国内外后,又将那里的工业品、土特产品驮运到云南普洱、思茅等地,互通有无,各得其利。 山间铃响马帮来,蹄嗒蹄嗒的马蹄声和清脆悦耳的钤铛声,使边远的山寨、寂静的山林充满了生机。也让山里人充满了对外界的遐想。古道马帮一般由20—50人至百人以上组成,每人都要随身携带刀、枪等工具,浩浩荡荡。赶马人当中还要有人懂得沿途各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和路线、天时地利、马帮宿营地点是否有草料等。在茶马古道上,马帮连接起来长达3—5公里。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五条茶马古道主要线路是: 北道:思茅至昆明,途经15个驿站。由于人马流量增大,道光三十六年(1850年),昆明至思茅的茶马古道由原来的土路改为石镶路,后来,此路延至六大茶山,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马古道。 西道:又称后路,马帮从思茅、景谷、景东、弥渡等13个驿站入下关,然后再分两路:一路经保山入缅甸、印度;一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入西藏,此道是更为古老的银生茶马古道。 南道分三线,即东出老挝、越南;南出缅甸、泰国;西出缅甸、印度。无论哪一条道,都以思茅、版纳为起点。因此,思茅城是各路茶马古道的源头。 思茅的茶马古道,沉淀着浑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她是中国茶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茶马古道是思茅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古道的修复,重建茶马古道驿站,改善交通设施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营盘山万亩观光茶园主要范围包括:思江路13公里处岔营盘山至南岛河53公路范围内,共有茶园24167亩。 1997年8月,营盘山开发区所辖的13个茶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异地开发扶贫项目的重点实施单位。 近年来龙生集团公司在茶园建设、管理、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肥料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2000年开始与中国茶科所有机茶发展中心及云南省昆虫协会鉴定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更高级别的有机茶园。营盘山沿途的干海子、大坟山茶场18000亩茶园已全部纳入了有机茶园转换,2003年营盘山万亩老茶园全部建设成为有机茶园。 为进一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围绕普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品牌联动两产业”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选准普洱茶文化的拓展和挖掘为破口,抓住思茅作为世界茶树发源地,以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为主题,以茶产业、旅游业为载体,树立普洱茶这个大品牌。经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在营盘山提升打造旅游景点,即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距思茅区30公里,与普洱国家公园(原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毗邻,景区所处营盘山地势雄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整个景区共有茶地2.3万亩,茶博园共有茶博馆、村村寨寨、茶餐厅、紫瑞阁、品鉴区、茶祖庙、茶林宾馆、茶作坊等几个景点区域组成,该项目于2005年 6 月开始着手测设规划,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投资57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设计构想共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开篇部分:进入景区,宽达100米的开口,阶梯状绿色流线茶带向景区延伸,为整个普洱茶博览园拉开了序幕,这里建有“聚瑞坊”、12--8米的主通道、3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等。二是展开部分:主通道沿山脊蜿蜒直达至高点观景台,可览营盘山全貌。三是再现部分:从观景台修有游道至休闲区,区内设有仿古商铺,有民族风情、茶艺表演等。四是体验部分:设有传统普洱茶加工场所,游客可参与到普洱茶的整个采集加工过程中。五是综合博览部分:设有品茶区、斗茶区和赏茶区,围绕普洱茶文化这一主题,把普洱茶历史、普洱茶的精神等内函,通过屏幛、对联、题匾、刻石、碑刻展现在园区之中。六是茶林宾馆部分:设有干栏式小别野、休闲场、网球场,四周茶山相环,香樟树错落有致。 古茶马驿站——坡脚(白嘟祺)
坡脚村民小组距思茅城区17公里,位于磨思路旁,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有耕地216亩,茶园237亩,集体山林3600亩。全村有农户36户、161人,产业以蔬菜种植、茶叶种植、、生猪养殖为主,2007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7元 近年来,结合坡脚村是思茅和宁洱茶马古道衔接点的实情,坡脚村的规划设计以打造“茶马驿站”和“富有特色的农家旅游村”为目标,对全村民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科学选址、分户建设、统一管理。坡脚村的户型统一为153平方米,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地方民族特色,形成茶马古道上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 坡脚村位于思茅至宁洱段茶马古道的中间点。其区位优势至关重要,它的整体环境设施和知名度也将因此产生质的变化。而且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条件下,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现实感召力的历史文化概念。这种文化吸引力所具有的国际性认同感和追寻愿望,同样会为坡脚村“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带来巨大的旅游商机。灾后的坡脚村重建,政府已对该村投入72万余元,对36户民房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她充分体现了彝族的民族特色,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风貌。体现“茶马风貌”的特色组合设计,修复14.5的茶马古道让它成为交通史上的文物古迹。
“竜竜好在”,准确地反映了“竜竜”文化生态旅游村的特点。竜竜,在当地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走进竜竜村下寨,就见绿树掩映中漏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别墅”,“别墅”旁边一簇簇绿得快要滴油的翠竹长得郁郁葱葱,两池春水就如宝境镶嵌在竹林下面,碧水青竹相映成趣,旁边的茶山倒映其中,只见一级级台地茶缓缓升上天去,似乎是当地百姓通向幸福的天梯。春风轻指,花香、茶香随风而来,沁人心脾,林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唱着歌儿。这些“别墅”重楼飞阁,鳞次栉比,一眼看去就如天上的琼楼玉宇。寨门口一块很有特色的石头上,“竜竜好在”四个道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在绿树、鲜花、鸟语中分外显眼。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简介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历史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中国茶城 |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