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http://www.law.ruc.edu.cn
◆法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新中国法学家的摇篮”。
◆法学院现有1个“985工程”国家级重点创新基地(全国法学类仅3个)、4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在全国法律院校中名列前茅。
◆在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审排名中,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2009年,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在评比中再度荣登榜首。
◆被誉为“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智库”。该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直接参与了新中国宪法和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参与了近乎所有重要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起草、论证、修订等工作。
经过60年的发展,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教育机构。现有在校生近3000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1/4。
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院第一批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中,13项评估指标全部为"优秀"。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第三次重点学科评审中,宪法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法学学科获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民商法教研室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首届"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该院现有在职教授75人、副教授41人、讲师1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4名(含返聘博导)。在中国法学会评选的五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先后有7名教师入选;15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0多名教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校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领导职务。另外,有3名教师担任教育部两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两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教师担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外籍著名法学家受聘担任特聘教授;两位教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两位教授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宪法学》重点编写教材的首席专家。先后有9名教师14次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的主讲人,仅2005年就有4次,这充分说明该学院雄厚的学术实力和卓著的学术声誉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该院传承学术传统,以国家重点学科和基地建设带动整个学科的协调发展,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共同发展。在教育部评选的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该院获得法学类一等奖三项。该院教师编写的法学14门核心课教材全部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先后有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005年,在第五届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该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在全国法律院校中居于首位;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法学教育界唯一的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受教育部委托编辑出版《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这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界唯一由教育部领导的在国外出版的英文学术刊物。此外,根据北京大学课题组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分别公布的法学学者引证率,该院有多名教授名列前十名。2008年,在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暨“双百”活动表彰中,该院有11位教授获奖。近三年来,该院共举办了243场学术研讨会、381场学术讲座、165场重要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该院法学图书馆藏书30多万册;有全国法律院校中最早建立的物证技术实验室;建成了包括“中国民商法律网”等10多个法学专业学术网站,以及211工程中唯一的法学类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创办了以“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名家法学讲坛”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讲座品牌;受教育部委托,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法学专业师资培训中心,面向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该院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知识产权法),是全国首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目录中除军事法学以外全部的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点(即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在基础法学方面,侧重于研究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法律传统和文化、中国的宪政制度和行政法治;在实体法方面,侧重于研究中国刑事法治改革、民法典体系的建设、物权法侵权法研究、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战略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法治等方面;在国际法学方面,侧重于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法的新发展。近年来,开设了10多门双语教学课程;同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24所国(境)外著名法学院签署交流协议;邀请了200多名国(境)外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大法官访问并作演讲;选拔了110名优秀学生到国(境)外学习;翻译国外的法典、图书、资料共计3000万多字,为学生深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该院自1950年至今已有毕业生近2万人,培养各类函授生、进修生10余万人。多数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立法、司法机关、法学教育与研究机构中的领导骨干和著名法学家。近三年来,培养本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生近600人,法学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法学博士研究生400余人,留学生(含港澳台学生)近200人。该院学生两次获得全国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和首届国际人道法模拟赛冠军。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北京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校园大使”(北京市高校仅4个),法律协会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高校十佳学生社团”;该学院有6人获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获奖论文数居全国首位。2009年,该院本科学生科研作品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这是本届“挑战杯”法律类唯一特等奖作品。
法学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职业伦理、专业知识、执业技能的高层次、立体化法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了解外国的法律和法学动态;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成为既能从事立法工作和司法实务,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近年来,该院在本科生培养中推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与人大商学院、新闻学院合作推出“法学-工商”、“法学-新闻”实验班,与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相互开放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促进实践性教学,该院创建了“一体两翼”案例教学模式,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12月,该院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下设司法实验、诊所教育、模拟法庭、立法实践四个教学部门。此外,该院利用地石律师所、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该院致力于提升本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余所著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佛大学法学院、剑桥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学院等境外著名法律院校建立了学生交流机制。除了参评学校的各类奖学金,该院对本专业学生设立了20多项专项奖学金,每年获奖学生比例超过50%。该院设立长期国际合作项目,推荐优秀本科生赴欧亚各国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或交换学习。
核心课程
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物证技术学、证据法学、环境法等专业主干课,以及诊所式法律教育、律师学、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民法案例分析、刑事案例分析、行政法案例分析、经济法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等60门专业选修课。
就业方向
该院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每年有40%以上的学生在该院或国内外其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